腫瘤患者VTE的預防
發(fā)布者: 新希望醫(yī)療 瀏覽次數(shù): 0
腫瘤與VTE的關系密切
VTE(靜脈血栓栓塞癥)——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致腫瘤患者出血、血栓復發(fā)、死亡等。據統(tǒng)計,惡性腫瘤患者2年累計VTE發(fā)病率為 0.6%~7.8%,是非惡性腫瘤患者的7倍。惡性腫瘤患者診斷VTE后6個月死亡率高達40%,其1年生存率為12%,僅為非腫瘤患者的1/3;VTE是僅次于惡性腫瘤本身而導致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1865年就首次報道靜脈血栓栓塞與潛在惡性腫瘤相關,并被后續(xù)的臨床研究不斷證實。我們日常的臨床工作中也經常遇到以VTE為首發(fā)癥狀的惡性腫瘤患者;不同腫瘤,VTE風險并不相同: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胰腺癌、腦癌、卵巢癌和骨腫瘤。
在所有VTE患者中,腫瘤患者占20%,接受化療的人數(shù)大約占13%。腫瘤使患者血栓形成風險升高4.1倍?;焺t使患者血栓形成風險升高6.5倍。
如何早期發(fā)現(xiàn)VTE?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提高VTE防范意識,重視臨床表現(xiàn):當患者出現(xiàn)下肢腫脹,心率加快,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發(fā)熱等可疑癥狀或體征時,及時篩查VTE;同時給予實驗室檢查、血栓彈力圖、下肢彩色多普勒超聲,CTA等確定疾病。
如何預防?
治療原發(fā)病,改變患者的高凝狀態(tài);其次是中心靜脈置管的維護,惡性腫瘤患者常常使用中心靜脈導管輸液,靜脈造影證實CVC合并血栓占32%~66%。機械因素和化療藥物導致的血管內皮損傷是導管源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穿刺部位、穿刺技巧和導管材料也是危險因素。在護理工作中我們加強中心靜脈置管的維護使用,避免血栓性靜脈炎,導管相關性血栓事件。
其次患者應適當運動,避免長期臥床。臥床時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剖忆浿屏遂o脈血栓預防操視頻供患者觀看學習,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各小節(jié)的學習,護士也會在床邊進行一對一指導,分解動作進行演示。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責任護士給予踝泵運動指導;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若患者無抗凝禁忌,推薦低分子肝素(LMWH)、低劑量普通肝素(LDUH)或磺達肝癸鈉預防血栓。對于有抗凝禁忌者,可采用間歇充氣加壓泵裝置或足底靜脈泵等機械性預防血栓。對于實體腫瘤患者,如有額外血栓因素(如:既往血栓病史,制動,激素治療,血管生成抑制劑,沙利度胺),如無抗凝禁忌,可予以LMWH或LDUH預防血栓。
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網絡,不代新希望網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